女性保健科普:月經周期的飲食細節(jié)注意
1、月經前
經前期,即相當于西醫(yī)學的黃體期,月經第16~28天,此期的主要任務是迎接受孕或準備排經。此時不少女性在月經來潮前出現(xiàn)包括憂郁、情緒不穩(wěn)、腹痛、乳房脹痛、顫抖等生理上及行為上的癥狀。一般可以通過飲食來補充調節(jié)生理不適的營養(yǎng)素:B族維生素,以及維生素A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E等等有助于對抗壓力的抗氧化營養(yǎng)素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是在疾病狀態(tài)的調理中,以中醫(yī)為主,結合藥膳,飲食運動,營養(yǎng)學,食物攝取營養(yǎng)的角度綜合,身體會比較快的恢復。
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:小麥胚芽、豬肉、大豆、花生、火腿、黑米、動物肝臟、紫菜、海帶、奶、谷類、香蕉、核桃等等。
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:動物肝臟、奶與奶制品及禽蛋、綠葉菜類、黃色菜類及水果等。胡蘿卜、雞蛋、牛奶、西蘭花、菠菜、萵苣、橙子、杏、紅薯等都可補充維生素A。另外,多吃魚肝油可以補充維生素A。
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:新鮮的蔬菜和水果,如韭菜、柿子椒、芹菜、花菜、西紅柿、菠菜、卷心菜、土豆、荷蘭豆和柑桔、橙、柚子、葡萄、草莓、柿子、金橘等。
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:各種油料種子及植物油,如麥胚油、玉米油、花生油、芝麻油,豆類,粗糧、某些谷類、堅果和綠葉蔬菜中也含一定量的維生素E,如黃豆、菠菜、油菜、堅果等。
2、月經中
在月經期間,女性抵抗力下降,情緒易波動,有的人可出現(xiàn)食欲差、腰酸、疲勞等癥狀。可適當補充一些有利于“經水之行”的食品,如羊肉、雞肉、紅棗、豆腐皮、蘋果、牛奶、紅糖、黃酒、益母草、當歸(中醫(yī)辨證后在使用)、桂圓等溫補食品。
溫暖身體的食物:寒性體質的女性痛經時易手腳冷冰,冷汗淋漓,虛脫昏厥等,這時需要多食用溫經散寒益氣類的食物與藥膳結合,如:羊肉、栗子、紅糖、生姜,枸杞,云苓,北芪等。
舒緩痛經的食物:痛經一般是由于血流不暢,子宮位置異常等影響到經血的正常排出,多吃活血通氣的食物有助于活血化淤,疏通經絡,緩解痛經。菠菜、芹菜、香菜、胡蘿卜、香蕉、蘋果等都是很好的活血化淤食物。
如果女性經期伴有食欲差、腰痛等癥狀,飲食宜選用營養(yǎng)豐富、健脾開胃、易消化的食品,如大棗、面條、芡實粥等,如果是吃薏苡仁粥,須先把薏苡仁炒后,在煮粥起到健脾效果。
3、月經后
因月經失血,尤其是月經過多者,每次月經都會使血液的主要成分血漿蛋白、鉀、鐵、鈣、鎂等丟失。因此在月經干凈后1~5日內,應補充蛋白質、礦物質及補血的食品。
富含蛋白質和礦物質的食物:主要包括豆類(包括黃豆、黑豆等)、奶類(包括牛奶、羊奶等)、海產品、動物內臟、肉類(包括豬肉、牛肉、羊肉等)、大米等。
含鐵高的食物:魚、瘦肉、動物肝、動物血等含鐵豐富,而且生物活性較大,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;而大豆、菠菜中富含的植物鐵,吸收率較低。